第1章 炫富失控146(1 / 2)

从社会大变革以来,中国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,生活节奏风驰电掣般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,正朝着光明而充满希望的道路前进。

人们填饱了肚子,兜里又有了余钱,似乎长年喜事不断。以前缺吃少穿的时候,人们遇到婚丧嫁娶总是简办。现在有的人却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也都大张旗鼓地张扬起来,铺张浪费的势头像没有节制的野草,疯狂地泛滥起来。

有意或者无意间都攀比着把小事办大,大事办体面。如孩子满月、学生升学、老人过寿、乔迁新居等等。这些可过可不过的事情都办得热闹非凡。

有的人家竟然为已经去世十年、二十年的亲人大办十周年、二十周年祭奠,期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
刘礼祥是狗娃的一个远房亲戚,按血缘关系,狗娃叫他表兄。前几天,村里人给狗娃捎话:刘礼祥要过七十大寿,让狗娃去帮忙。其实,这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了。狗娃也从别人的嘴里听到了不少的传言:刘礼祥这次办七十大寿,准备招待一两千人,祝寿的帖子沿着路边的电线杆子都贴到了XY市。

还听人说,刘礼祥的三个儿子,这几年开金矿发了横财,家里挣了一千多万元,这次要拿出十多万来给父亲过大寿。凡是参加祝寿的人,每人还要发上十元钱的红包。还有人传言,说兄弟三人要为父亲做十二扇玉石屏。

现在村里普通人家给父母过个大寿,五六十人的规模是比较常见的。前去参加祝寿的人大多数都是亲戚、党家和本村的朋友。

可这次刘礼祥过七十大寿要花重金的消息,已经疯传了一个多月。狗娃也是心存好奇,想借机看看人家的家业到底有多大,究竟发了多大的财。所以他就痛痛快快地把这事给应承下来了。

刘礼祥文化底蕴深厚,教学经验丰富,工作积极努力,课教得特别好,学校就一直安排他带高三毕业班。每年高考,他带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。

本来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,可学生喜欢听他的课,学校一时也聘不到像他这样优秀的语文老师,就返聘他继续任教。直到六十五岁那年,他才从教师这个岗位上正式退下来。

退休后的他,本想在家清清闲闲地颐养天年,可这些年,人们生活水平高了,村民办个白事也比较讲究,于是他就经常被人请去做鸿题,也算是走乡串户的贤士名流。

刘礼祥的大儿子刘等金,借着市场经济的东风,离开了故土,到一个金矿打工。在外面闯荡了五六年,靠打工也没挣上几个钱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竟然发了大财。

那是在一个私营金矿,金矿挖了半年也没有挖到金矿石,公司决定放弃这个工作面。

人常说:要发财,先发疯,头脑简单往前冲。刘等金突发奇想,大着胆子带着两兄弟承包了这个被放弃的金矿。没有想到,他在这里没有费多长时间,竟然挖到了含金量很高的矿石,一下子就发了大财!

发财后,兄弟几个觉得自己的父亲劳苦功高,如今恰逢父亲七十大寿,就决定要给父亲气气派派地过个寿辰,好让父亲在村里人面前更加扬眉吐气。

不过这事对狗娃来说,他总有些不服气。心想:自己辛辛苦苦,没日没夜地带着施工队累死累活地干,一年到头才挣个万儿八千,他刘礼祥的儿子凭啥能挣上千万?

凭狗娃的判断和思维,刘礼祥的三个儿子,每年在金矿最多能挣个五六万元就已经顶破天了。

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。狗娃带着好奇和不服气的心态,来到了刘礼祥家。进门后,人们都跑前跑后地忙自己的事,也没有人招呼他,他也不知道该去找谁,也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工作。

狗娃打问来打问去,才知道事情都由总管张文才安排。

狗娃找到了张文才。结果张文才也忙得焦头烂额,给狗娃只说了一句:“你去找刘小斌,他专门负责安排一些零碎杂活。”

刘小斌也在忙前跑后地张罗着,也顾不上搭理狗娃。

狗娃追着问刘小斌:“这刘家表兄过七十大寿让我来帮忙,我帮点啥忙?”

刘小斌给狗娃安排道:“你叫上几个人,把你施工队的木椽和帆布拉来,负责搭棚子,到时候坐席用。”

狗娃说道:“这么多的东西,怎么拉来?靠架子车拉可不行。”

刘小斌有些不耐烦地说道:“我带你去找台四轮拖拉机,你带上人先把木椽和帆布拉来后再商量怎么搭。”

表兄家操办这么大的事,却没有给狗娃安排个体面活,只是让他跑腿搬运东西。狗娃觉得对自己有失照顾,有些不情愿地带着人去拉木椽和帆布去了。

刘礼祥过七十大寿,准备工作整整筹备了七八天的时间,光坐席的帐篷就要搭上二十多顶。他家门前自家的承包地已经不够用了,另外的帐篷只好搭在邻居几家人的承包地里去。他们谈妥了被损坏的青苗赔偿问题,邻居也没有意见。

过大寿的这天,正逢孟泉镇赶集,街道上人来人往,川流不息。摆小摊的商贩把摊子几乎都摆到了街道的中间。学校已经放了暑假,正好学校的大食堂也派上了用场,专门借来为刘礼祥过七十大寿蒸馒头。搭完帐篷,给狗娃又分配了第二个任务——拉馒头。

十点多钟,狗娃叫上司机,把四轮拖拉机开进了学校,停在了学生食堂的门口。两个负责蒸馒头的厨师见拖拉机来了,爬上锅台,把还在冒着热气的笼屉抬下,装上了拖拉机。

当狗娃把馒头拉出学校门口,走到街道的时候,街道上车水马龙,人如潮涌。推自行车的、拉架子车的、挑着担子的、带着孩子的、领着老人的、闲游胡逛的,一个个慢慢悠悠,把一条不宽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,四轮拖拉机根本难以通过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