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4章 兵变(2 / 2)

  “日本国奉大唐为宗主国,本王听说,岛国近年建了不少书院,传播大唐文化,他们每每求铜钱、求经书,我们都尽量满足,做为礼尚往来,他们的遣唐使不来,我们的御使可以去。”

  这下把大臣们搞懵了,刚才正谈发行金银钱,怎么一下要派御使东渡日本?

  “本王得到可靠消息,日本国有个岛根县,那里有座银山,藏银丰富,可挖四百年之久。本王要派御史前去,用铜钱买下那座现在还是荒山的石见山,想必日本仁明天皇不会拒绝。”

  日本从一百年前也开始仿照唐朝铸铜币,但因铜矿资源匮乏,铜币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。

  如今两朝更替,新天皇需要用铜钱的地方更多。

  大唐拉一船铜钱过去,买一座荒山,就说挖银子回国铸佛像,日本这时还没有金银做货币的思想,一定不会拒绝。

  “原来如此!”

  “他们前后派来十三批遣唐使,我们海船可装万石,装十三船回来就不得了,何况四百年!”

  “古书有云,海外有银山,想不到是真的!”

  大臣们议论纷纷。

  哪怕白银不做流通货币,以此时的高价,妥妥的算是“财宝”,虽然耗费一船铜钱,但能买座银山,他们还是支持的。

  有了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,很快,第一位驻日御史诞生了,那就是四方馆通事舍人李景全。

  朝廷发行金银锭用于流通,各藩镇可用金银锭缴纳税款的通文也发了下去。

  随之下发的还有金银锭尺寸、重量、外形、刻字的标准。

  最高兴的是岭南、福建、浙东、浙西几个藩镇,他们都有番商的登陆港口,番商采购多用白银,朝廷却要他们用铜钱交税,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,可以省掉许多兑换损耗。

  若不是李奏有柜坊在岭南等地用黄金、白银做生意的实战经验,他也没有这样的概念。

  日本国要到华夏的明代才开始大规模采银,那座石见银山也确实开采了四百年,它占当时世界总产银量的三成。

  这一世,大唐要捷足先登了。

  精通日本、高丽语言的李景全,领了这个艰巨的任务,很快就带着五百金吾卫出发了。

  他要赶在初雪来临之前,踏上那片海外北国宝地。

  ------------

  第414章 兵变

  枝头的小柿子开始一点点泛黄,满园的菊花开得恣意张狂。一切看上去都那么顺利,除了李奏让长史抵交的齐王府请婚奏书。<hr>

Tips:如果觉得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www..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
<span>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好书推荐 |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