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8章 敬老(一)(1 / 2)

  哎,这个好!

  尉迟圭忙又让人记了下来。

  接下来,也不令大家站着,团团围坐。开始你一言我一语,各抒已见。

  最后金光侯还表示,若是谁出的主意好,能派上用场,回头也能拿奖赏,考评上就是优良。

  这下子,大家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,还真商议出不少切实有效的办法。

  从如何改进农具,到选育优良粮种,寻找积年老农,如何传授经验。

  其实有很多事情,不是大家想不到,而是从前没这个条件,根本做不到,故此大家也就不想提,不想说了。

  但金光侯不一样。

  他都直白说了,自己也不知奖励从哪儿来,但不妨碍他先画个大饼出来。

  做不到再另说,但万一做成了呢?

  故此,在他的带动下,官员们都开始放飞自我了。

  将历年积累的心事,一吐为快。

  就比如说那农具吧,难道他们不知道要改进吗?

  上古时就有许多好农书流传了下来,民间也不是没有好铁匠的。问题是找不到足够的铁,朝廷又管制严格。最后只能望书兴叹,叹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。

  可真是书生没用吗?

  大家心里不服气的。

  若是遇到别的大人,恐怕不愿意听这些牢骚话。

  但尉迟圭不一样。

  他是从最底层爬起来的侯爷,跟同袍们一处从山间野地里滚过来的三品大员,太习惯听基层官员的诉苦和不易了。

  就跟带兵需要跟士兵站在一起,冲锋在最前线一样。如今身为主官,也需要多了解基层官员的辛苦,才知道如何替他们解决问题。

  把他们的问题解决了,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。

  "

  "

  第448章 敬老(一)

  马彻就见尉迟圭凝眉侧耳,认真倾听所有人的意见,不时令书吏记下一张又一张的纸。他突然就明白,为何这个同样胡人出身的贫家小子,却能一飞冲天。

  比起有一张巧嘴,他是这世上难得有一双好耳朵的人。

  懂得去听各种各样的声音,然后寻找最有效的解决之道。

  再反思自己这半辈子,总是横冲直撞,自以为仗义耿直,但实际上有没有认真聆听过上司同僚还有下属的各种意见?

  不服不行。

  马彻忽地一阵羞愧,原本还想质问尉迟圭的话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。

  说到底,人家不欠他的,也不亏他的。

  若不是来了宁州为官,他马彻上赶着都攀不上人家,又凭什么去质问?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