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北方的谈判与明阳城之南35(2 / 2)

齐君止毫不畏惧,用手指着自己的脖子,仿佛是在说:“来来来,朝这里砍!”

昭明可汗朝他使了个眼色,萧德裕只好悻悻地收起腰刀。

齐君止哈哈大笑,猛地把笑脸一收说,如何向国人交代,那是你们自己的事,不过我劝你们,先不要考虑如何向国人交代,还是先想想这样的问题:“如果你们非要拿土地说事,可以暂时给你们,但从此以后,咱们之间就是仇敌,失去的土地,无论如何也要夺回来,两国再也不得安宁,对国家有什么好处?对国人有什么好处?你们不是要向国人交代吗?给他们安宁的生活,才是最好的交代!”

昭明可汗和萧德裕面面相觑,都不知说什么好。

沉默了半晌,昭明可汗说,今天就到此为止吧,明天继续。

当天晚上,昭明可汗和幕僚,都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,讨论来讨论去,一致认为无法使南方使者屈服,索要土地的事情,看来是没门了。

再一天,昭明可汗态度大变,不再坚持让南方割让土地,谈判进展顺利,没多久,齐君止就带着可接受的和约,回国了。

对于一个帝国来说,能够以金钱来解决的问题根本不算是问题,毕竟来说战争一起,所花费的远远超过谈判出来的费用。既然都无法消灭对方,那就采取暂时的和平。况且南方帝国还面临着南部的危机与挑战。

与此同时,在梅山以南,新势力正在从宣化城向明阳城进发。

在进发明阳城之前,所有的声势都指向京师,对于明阳城反而越发的沉默。

从宣化城到达明阳城共有三条隘道,从西向东依次是明山道、官道、牧羊道,其中以明山道最为崎岖,历来属兵家忌讳之地,更多选择官道和牧羊道穿插策应。

而历史就是这样在被人们重新塑造与突破,无法穿越不代表不能穿越,一旦穿越成功,那么这将意味着是军事史上的壮举,也意味着人类对于自身极限的突破。

新势力从宣化城出发,第一路由刘颋率军从明山道出发,第二路由顾恪亲自率军走官道,第三路由吴夔率军走牧羊道,三路明面以牧羊道为重点进攻方向,官道为策应方。

当两路大军在官道和牧羊道之间进行突破时,一直隐藏且行军的刘颋部率军正悄悄的出明山道,所谓明山,乃为反语,由于该道崎岖难行,基本无人行走,人们给予其一个光明灿烂的名字来命名,以期待该道总有一天可以光明使然。

很多时候,人们往往面临的两难的局面,既要……又要……都要……,但资源是有限的,总要有侧重点,一如“两点论”和“重点论”,人们可能在思维或理性世界中知道,我们要怎样,应该怎样,看似完美的方案,都是建立在表面和想象中的,因为我们时常无法准确判断出所谓的“重点”(你认为的和别人认为的不总会那么相同)。

明阳城的主要防御侧重在官道口和牧羊道口,城内的守兵更多是作为后勤力量存在。

历史开始了他的戏剧性和喜剧性,以为牢不可破的明阳城,就在管道口和牧羊道口的完美防御下“失守了”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