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小院闲谈50(2 / 2)

但是,今日乔装而来实为对李麟戟进行探查,虽从眼前也能看出李麟戟的不凡之处,但如此离去实在心有不甘。

李世民轻笑一声,看似不经意地转换了话题,言辞温和而又带有些许期待:“公子言之有理,朝中之事确实不宜妄议。不过,我等虽非庙堂之上,却也心系国家。公子才智过人,对于如何提升大唐文化教化、增强民众福祉,或是促进商业流通,有可何高见?这些均是国之根基,亦关系到每个百姓的生活。”

李麟戟听闻此问,心知李世民虽换了个角度,但依然关切朝局与国事,且提问更为宽泛,涉及民生与文化。

稍作思考后缓缓答道:“大唐盛世,固本开源是关键。于文化而言,提倡儒学之余,兼容并蓄百家之长,广设书院,普及教育,让寒门亦有机会读书识字,方能人才辈出。至于商业,减税赋、通商路、立法规,保护合法交易,如此则商贾安心经营,货物流通,经济自然繁荣。”

说完,李麟戟微微一笑:“以上不过是在下妄言罢了,当不得真。”

“公子所言绝非妄言,乃是真知灼见也。”李世民打断了李麟戟的谦逊之词,眼神中闪烁着认同与赞赏。

长孙无忌亦是非常认可地点了点头,心中对李麟戟的评价又高了几分,暗自思忖,此人无论才智还是识见,皆是难得,若能为殿下所用,必能如虎添翼。

李世民端起茶杯,抿了一口说道:“大唐之强盛,需集众智以固本,广开言路以开源。公子所提,正中肯綮,既有文化之根柢,又及经济之枝叶,两者并重,方能根深叶茂。我等身为大唐子民,皆有责任为此略尽绵薄之力,公子既有此等胸襟与见识,他日可为国效力,尽情施展才华。”

长孙无忌亦是点头附和:“公子之言,颇合我等心意。世道虽艰,然有识之士如公子,实乃国之幸也。若有机会,还望公子能将此等见解付诸实践,可为社稷添砖加瓦。”

李麟戟谦逊一笑,心中暗自思量,这两位来客身份定不简单,能如此从容谈论国事,且见解不凡,不由得更加谨慎应对。

“承蒙二位抬爱,在下铭记于心。若有机缘,自当不遗余力,为国为民事,不负今日之遇。”

.....

三人又闲聊了一番,李世民心中对李麟戟的评价更高了。几番想要开口询问,李麟戟关于朝中之争的看法,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内心的冲动。

眼见天色已晚,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起身告辞。

临走时,李世民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今日一席谈,似是偶遇,实则或许是命运之牵引。公子,后会有期。”

看着二人背影消失在巷尾,李麟戟心中暗自思量。

回想起方才的对话,从二人的言谈举止,尤其是李世民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气度与格局,李麟戟隐约察觉到了什么。

两人的言辞以及对时局的关切,甚至对朝政的微妙询问方式,都太过不寻常。默契的配合与言行,更透露出一种非同寻常的关系。

而且,那位自称爱好诗文的男子与前几日在东宫见到的李建成,颇有几分相似之处。

结合种种迹象,李麟戟突然恍然大悟,那位极有可能便是当今皇族中人,甚至可能是……秦王李世民!

这个念头一出,李麟戟心头一震,李世民,那可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,日后更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太宗,今日竟亲自登门了。

若真猜的不错,今日之遇,绝非偶然,而是李世民有心为之。

想罢,李麟戟接着回房温书了,既然李世民有意隐瞒,自己装作不知便是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