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:各试千秋,公公戏假龙24(1 / 2)

对于七桂之死,大娘无意隐瞒于梨花夫妇,一早便告知坊里众人。众人惊愤,遇水流更是欲杀入后宫斩那万妃。幸得大娘及时阻止,好歹给拦了下来,劝说道:“七桂之仇自然要报,然而太子初立,若在此时去宫里斩了那万妃,皇上定会追查到底,这个时机太巧,孩子恐有危险。况且宫内戒备森严,无万全之策便无必胜把握。你夫妻二人定要忍耐一时,莫行冲动之事。待时机成熟,此事自然会有个了解。怀公公虽有相助之心,可平日离太子太远,有心无力。眼下张公公为保全这孩子,也义勇而去。现有覃公公随于太子身边,护之,教之,你夫妻二人尽可放心。”如此言语坦诚相劝,梨花夫妇也已是经事之人,虽明事之轻重,心境却难以平复。

石门寺烟火缭绕,山后坟茔新立,后排墓碑七八座,齐聚望山看水。坊里众人皆来祭奠,泪洒新土,不知言何,山景虽好,却已非人间。此地此景此时,众人今日皆在此,大娘转身对遇水流夫妻郑重说道:“孩子尚小,按理说不该让你夫妻二人忙活,可眼下有地方糟了大难,那边的人手不够,想让你夫妻二人前去理个头绪。天高路远,恐须在那边待上些年月,不知你夫妻意下如何?”

遇水流听后,回问道:“大娘所说遭难的地方,是否还是那荆襄之地?”

“正是正是,很多年了,那边流民的安顿问题始终没有安排妥当,派去的官一个个都为了钱,为了仕途,没有一个真心办事的。不办事也罢,趁机落井下石残杀流民抢夺财物的官也有很多,在他们眼里,百姓就是蝼蚁。你们去那边,一是为除恶,二是为安民。百姓早已信不过当地的官府,普通人去反倒容易引导,遇到恶官也不须犹豫,当即刻除之。你夫妻二人相互有伴,最为合适不过。”大娘还是想听一听遇水流的意思,毕竟这一去,就有些年月见不到了。

“大娘,我们去,我们带着孩子去。一是能助民兴业,又能增长阅历见识,这种积德的事情定时要去做的。”梨花听了大娘的话,反而没有犹豫,抢着话就做了决定。

大娘欣慰,轻轻摸着梨花的头发,又抱过孩子,亲亲孩子的脸蛋儿,眼泪里既有开心又有不舍。

“亲家母呀,我们一家四口一同过去,一路上互相照应,也挺自在的。我能行医看病,到了那里也能帮上忙,还能照顾孩子,让他们夫妻二人可以放手忙活其他事。”遇母也开口同意,打消了大娘的担心。

“好妹妹,怕路途遥远,你要受点苦了。去了那边,自然会有老相识接迎,等安顿好了,就给我来个信儿!”大娘泪喜,拽着遇母的手不肯松。

“亲家母呀,我们还没老,我就喜欢这游山玩水的过日子,逍遥的很。到是京城里,龙蛇混杂,这皇上的情绪阴晴不定,阴险的很。又有东厂锦衣卫到处惹事,乐坊真是要处处小心,别被盯上才好。”遇母的担心不无道理,连万家的外戚,都能想着法儿折腾乐坊,若皇上得知了太子之事,定会翻遍整个京城,此时恐怕是时候未到。

大娘点头称是,京城有京城里要做的事,踩着刀尖过日子也非一天两天了,在场各位的脑袋早就别在了腰上,哪一天皇上真要来取,自会奉上。

次日,众人仔细安排之后,遇水流一家便带上信件盘缠衣物之类,驾着马车,向南而去。

再说那小直溜儿,也就是现在的汪公公,被净身之后,方知人生有大痛楚大不舍。此前,宫外可依靠于乐坊,宫内可依靠于万妃,皆能得居家之福。净身之后,似断了生活之念想,自己觉得不再是以前认为的某个家里的一员,而是成了一个被用起的工具,唯皇上是从。

御马监掌事之职清闲,平日之事尽可安排手下打理。汪公公下身余痛之时,试过各种办法,也难以解除,便想起了在乐坊里习练过的武艺。加上此时清闲,便翻开手抄本,又有佩剑,又有陪练,可尽兴领悟书中之妙。如此每日习练,试通两脉,慢走七经,仅过了半月,竟可耐住下体之痛。日久持之以恒,自觉有内力蓄于腑内,用时源源不断而出,以气运剑,内力竟如波涛翻滚,似用之不竭;持剑可旋出万花,又寻得花中破绽,自破己招,竟变化出无数阴毒的招式出来;再变汤婆所授弹针之法,只手捻着绣针,别于四指,蓄内力突然而发,如此习练数月,一丈之内绣针已可穿于石木。汪公公渐喜,所悟之心得皆记于书内,随身藏于腰间。御马监内近身之手下,无不知其所能,皆叹服,尽心服侍。

次年六月,宫里宫外潮热异常。一日,外宫之万岁山,忽卷起无数条黑青,后聚为一团,如烟瘴一般直冲天而去,盘于万岁山顶。皇上此时正于北海御苑纳凉,见到禁城上空有黑雾飘绕良久不散,不由得大惊,急招宫外禅师法道数人前来,欲知是何征兆。众人皆认为此为不祥之兆,却不敢直言,只好以“大赦天下,以消灾祸”之类的话来应对。唯有一道人上表言道:“瘴由地生,此山地之下积藏怨气已久,遇疮口则喷涌而出,需填土木无数,垒于山下,方能盖住此等瘴气!”此道人姓李,名子龙。皇上看如此荒唐之言,自然不信,却不得其解。

再说这道人李子龙,本姓侯,年少便出家做了和尚,喜云游四方。一日穷游至陕西地界,遇到一逍遥道士,二人闲聊一番,这和尚便似悟出一些道理,便蓄发改成了道士,改名李子龙。随然嘴上说信的是天师,行的确实迷惑人的妖术,靠学来的几招障眼法,竟能混的风生水起。日久天长,这道士竟渐渐觉得自己法力无边,听闻当今皇上正求长生之术,善纳各地法道,便跑到京城这遍地金黄之地,妄求些名利。有求便有应,皇上底下的人自然也是想着法儿的哄皇上满意。这李子龙,先是耍些招魂除妖之类的迷惑把戏,又识得些本草粗浅医理,巧卖些汤药,收些信徒。后来慢慢结识了些出宫的太监,应公公们之所求,便掺一些麻草、羊藿之类的壮阳之物熬煮之后,隐于石粉桃胶之内,赠于公公。久而久之,赢得了数位太监小管的信任,便经常被偷偷混进宫里去参法。所谓参法,无非是帮宫内的太监和宫女们,解一些孤苦之愁。道士非太监,趁着参法之名,这李子龙竟然在宫内偷偷行起了男女之事。如此以来,这李子龙,觉得皇宫里的人,思虑也不过如此简单,自己略施些小计,便可降服一众人等。手下渐渐多了,信徒中也不乏有权有势之人,每日沉浸在信徒挑唆赞誉之下,这道士竟然真的妄想起改朝换代之事。

此次恰逢万岁山黑青之事,没过几日,宫内便传的风言风语,皆言有妖物趁此窜入了皇宫,咬伤病毙宫女无数。有宫女病死事到不假,可真是这黑青所为吗?皇上气弱胆小,虽喜好些法道之术,却只为求得长生延寿之法,并不全信妖物害人之说。可平日游万岁山之时,卧于石榻,又常能听到兵器碰撞之声,起身却寻不见有何刀兵之影,如此经数日之后,皇上的忧恐越来越深。

事情发生在宫内,皇上深知,若派宫内管事之人去查此事,定是没有结果。汪公公机敏,见皇上寝食难安,便主动献计请查事情原委。汪公公自小便随于万妃,皇上自然信其忠心,便当即赐了金牌,要其暗查此事。

既有妖事,必先查妖人。宫内日常出入名册上,所有法道僧人记载,一律不能放过。果不其然,一查便知有这个可疑的道士李子龙,常常出入宫内。得知了其藏身之所,汪公公一行三人便换上民装,牵只毛驴儿,直奔向李子龙的住处。

北贤坊,城东最为混杂之处,商铺赚的也都是些流民行商的小钱,两三个铜板能吃很好一顿饭,同样几个个铜板就可在通铺客店里睡上一宿。那李子龙的住处,也是法坛,便设在这样一个人多却贫挤的巷子里。前门窄小,头顶“天仙庙”招牌,进去院内,摆香火炉东西各两排。进入内堂确是一座罕见的三层楼阁,楼阁间不设隔层,从下可直望楼顶,四周有台阶可从外围上到楼顶。大堂内设法坛一座,摆三丈高泰山娘娘塑身,另设侍女像六座,伴其左右。从楼顶上高垂下四幅米黄布联,右两联为:有灵在天无欲则仙;昭尔善恶鉴尔蚩妍。左两联为:山精木魅不敢前兮,呼云雨于泰山之巅。殿前持香火跪拜者络绎不绝,看这阵仗煞是唬人。

汪公公于乐坊居三年之多,又于皇宫自小把玩奇珍异宝,什么华丽奢侈场面没见过,眼前这间土庙,自然是入不了眼。三人径直入了大堂,一不上香,二不跪拜,只背手而立。不久,庙后闪出一身穿黄衣道袍之人,走近前来对众人拂尘行礼,庄重言道:“几位善人,面相非凡,定非寻常府上之人,还请入内堂赏愿。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