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6、情况急转直下126(2 / 2)

赵昀仰头思索,脸上布满了越来越深的痛苦。

那是他刚亲政之时,年轻气盛的他排除一切阻力,在政治上破格任用了以真德秀为首的一大批有能力的社会贤达,很快就整顿了官场秩序,取得了进步。

在经济上,他投入了巨大精力,用失去皇位的心态赌了一把,花光了国库,却稳定了交钞,也算是取得了胜利。

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胜利,在全国一片的欢呼声中,统治百年的金国,最大的敌人轰然而倒,灭亡了。

当时人们激动至极,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圣明,把他当成圣人,到处响着国运兴旺的声音。

有了政治和经济成功的前提,挟灭金的战胜国的威风,全国人民热血沸腾,士气高涨,军事整顿正当其时。

军事改革若能取得成功,整个国家就会完全不同,千古一帝有些夸张,他肯定能被列入名皇帝之列,传颂千古。

金国的灭亡在中原留下大片无主土地,若能趁机收复这片土地,就意味着军事改革成功,军事改革的任务并不复杂。

当然了,馅饼也不是特别好捡的。因为和蒙元签有协议,双方联合打败金国后,战利品要按双方的军功分配,而宋这方面缺乏的就是军功。

私占土地就是失信,自然会面临蒙元的军事和外交报复。

朝中开展了激烈的大辩论,为了要不要私下占领那些土地,和、战两派争得是天翻地覆。

赵昀能够坐上皇位,不仅有着卧薪尝胆的意志,还有狐狸一般的谨慎,他小心地连派三拔使者到中原进行侦察。

他看到侦察回来的结果,理智地下了诏书“踞关守河”。

赵昀想到这里就非常痛苦,为何就不能适可而止呢?人往往就是贪心的,取得一些胜利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。

他拿起画来要往下翻阅,掀了一半又停了下来,叹息道:“圆满真是非常不易。”

收复国土的倡议者们占据着道德制高点:不收回国土就是投降派,就是软骨头,就是绥靖主义。

全国进群热情高涨,太学生也热血沸腾地呼吁上书。

面对着中原大片的土地诱惑,听着朝中和民间那沸腾的呼声,就像面对一个张开双腿躺在自己面前的美女,旁边还有人骂你不动心就不是男子汉,谁能忍住?

赵昀在逼迫和诱惑面前,想着自己是真命天子,是圣人转世,是上天的宠儿,骨子里的赌性压抑不住了。

国运这么旺,我凭什么不放手赌一把,赌赢了就是巨大的胜利,败了把土地退回去就是。

终于,在官员们激烈冲突之下,他同意了出兵的行动。

这就是端平元年(1234年)发起的收复开封、洛阳战争,史称端平入洛。

挺进中原的战略性大行动,只派出了区区的六万步卒。

开始开封、郑州等地金国降将闻风再降,蒙古人没反应过来前,取得的成果巨大。

消息传出去后,其他方向的将领开始急于抢功,有抢开封的,有抢洛阳的,兵力分散在中原大地。

后方不同派别的官员加紧了掣肘,很快前面出现了粮草不继,路途困难,无法按时行动的困境。

蒙古人闻讯后,派出一部分骑兵,仅仅一个冲击,宋方就变成了大溃败,蒙古骑兵一口气踏上长江北岸,直面对岸的临安。

由于追击速度过快,宋方没一丝准备,不仅江边没有兵力防御,江南更是没有任何武装,前往临安的道路没有任何有效的阻挡力量。

蒙古武装只要找船渡过江,就会像决堤的水一样,直下临安。

赵昀想到这里,像平时一样再次打个寒战。

刚亲政就要当国家之君了!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