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院儿生活 连载

小院儿生活

分类:都市言情 作者:作精少女 字数:18万字 标签:小院儿生活,作精少女 更新:2024-06-28 09:41:04

nbsp; 桃花嫁进来的时候,桃花妈就告诉她,肖家十有八九要分家了。但是桃花没想到这么快。(没有重生,没有穿越,没有金手指,努力生活,奋斗人生) 2024-06-28

桃花嫁进来的时候,桃花妈就告诉她,肖家十有八九要分家了。

但是桃花没想到这么快。

春日里的阳光正好,桃花正坐在门口的打毛衣。

眼看着亮亮出了院子门,桃花收了手上的毛衣,摸了摸快四个月的肚子,慢悠悠朝后院去找自己的婆婆王秀珍。

“妈,爷爷让亮亮去喊爸他们了,说是要分家了。”桃花紧走两步,伸手去接王秀珍手上的木桶。

王秀珍垂眼嗯了一声,却没把木桶给桃花,“你要小心些身子,不用你给我帮忙,这些碎布浆洗了,准备泥糨子做鞋底的。”

王秀珍是肖家的二儿媳妇,四十多岁,长脸细眉,眉眼淡淡,齐耳短发一丝不苟的用黑钢丝别针别在耳后。

田老太总觉得王秀珍长得没福气,所以王秀珍在公婆面前不如老大媳妇牛美兰跟老三媳妇马国慧得脸。

王秀珍偷偷的舒口气,把浆洗好的碎布拧干晾在芦苇篾子上,才拎了木桶带着桃花进屋。

要说这个家里最盼着分家的,不是牛美兰,也不是马国慧,而是二媳妇王秀珍。

肖卫民是老二,不如大哥跟小弟在爸妈面前得宠,娶的媳妇又不让爸妈喜欢,二房的日子可想而知了。

但是王秀珍是个能忍的,再者说,肖家没有磋磨儿媳妇的习惯。

虽说日子过的不难,但是总归不如自己当家作主来的舒服。

可算是盼到分家了,王秀珍心里高兴。

王秀珍领着桃花进屋,肖家三兄弟都回来了,牛美兰跟马国慧正凑在田老太跟前献殷勤。

“妈,您以后就跟着我们住,我肯定天天的给您端茶送水,伺候好了。”

高嗓门的是牛美兰,牛美兰嫁的是老大,进门就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,在老肖家说一不二。

老三肖卫华家的马国慧抿嘴笑,“人都说父母疼幺儿,我们做小的也孝顺父母,以后爸妈跟着我们住,老儿子老儿子,我们以后给爸妈养老送终。”

王秀珍当然知道两妯娌不会无事献殷勤,肖老爷子退休了,每个月还能拿几个退休工资,要是跟着谁家养老,肯定就贴补到谁家去了。

王秀珍看着两妯娌唱大戏,公婆铁定不会跟自己住,王秀珍也不惦记老两口的钱,乐的轻松,给桃花找了个椅子,又给自己远远的找了个马扎坐下。

每天家里家外要做的活计多,肖老二天天在地里忙活,肖天成农忙下地,农闲去厂子里干活,抽个空还要跟师傅去做家具,爷儿俩都费鞋,王氏有空就拿着鞋底扎两针。

王秀珍闷声扎鞋底,心里也在盘算。肖家底子不算薄,背债的可能性很小。

至于分多少地,那都是有规定的。

成年人一人两亩一分地,小孩一人一亩地,每家还有五分自留地,村里老早就分好的。

王秀珍就生了肖天成一个儿子,都已经是成家的人了。肖卫民跟肖天成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,分出来只会过得更好。

再说了,肖天成还有个手艺,跟了村里的王木匠学了几年手艺,农闲的时候也能帮村里人打打家具,去镇上的木工厂帮帮忙,多多少少有点收入。

肖老爷子吧唧吧唧抽着水烟,烟雾缭绕,间或咳嗽两声。

“爸,您怎么突然想起来分家了!”

肖卫国皱着眉头,擦了把脸上的汗。肖卫国有三个儿子,虽说多子多福,但是儿子到了要结婚的年纪,彩礼酒席那就都是负担了。

现在不分家,那几个儿子的喜事儿都得老爷子操办,要是分了家,以后就要自己操办了。要说最不想分家的,就是肖卫国。

但是牛美兰想的就不一样。大房三个儿子都是壮劳力,农忙要忙家里的地,农闲还能出去找个活儿。

几个壮劳力讨生活,只要肯下力气,肯找活儿,那日子肯定差不了。

三个儿子凑在一起过日子,出去找活儿挣的钱,回来都要交账。

老二家的肖天成每次拿了工钱回来第一件事儿就是跟婆婆交账。

牛美兰怕儿子受了累钱还落不到兜里,白白让其他两房占了便宜。所以,农闲的时候,宁愿让三个儿子就在家闲着。

牛美兰拉住了打算劝说一番的肖卫国,分家是好事儿,主要是怎么分。

“树大分支,儿大分家,也没什么突然想起来的。

当年你们都结婚了,就该分家了。那个时候,我还有个工作,想着还能贴补贴补你们。现在我也老了,早几年就退休了,拿的钱也少了,也该分家了。”肖老爷子也不是一时兴起,这事儿琢磨了有时间了。

不分家就吃大锅饭,生怕自己吃了亏别人占了便宜,也不知道俭省着过日子。

家里的地不少,前些年的收成还可以。这两年种地的人多了,收成反而少了。

公家去年都分田到户了,家家户户都卯着劲儿,自己家也不能再这么算糊涂账了。

现在孙子辈都开始娶媳妇了,亮亮都快上小学了,人多了是非也多,不如分开的好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田老太自然不想分家,对于田老太来说,啥都不如儿子孙子都在跟前好。 但是肖老爷子早些天就把道理摊开来跟她讲,田老太就算心里再舍不下大孙子,舍不得小儿子,只能听肖老爷子的话。

两个儿媳妇都围着献殷勤,田老太只闭了眼不说话。

“家里大大小小的房子十四间,不多,但也将将够住了。

分家也不用搬家,就各屋归各屋。至于灶屋,我们自己留着,你们屋里原本也支了灶台,稍微通通灶膛就能用。”

“爸,咱这房人多。”牛美兰插嘴。

肖卫国三个儿子,一个儿子结了婚,还有两个儿子还没说亲事,他们俩还住在一个屋里。

两兄弟一个屋,以后可怎么说亲。

肖老爷子从来说一不二,有点不高兴儿媳妇打断自己的话,但还是忍着气把话说完。

“早年给接了几间屋子,老大家那边接了三间,老二老三家那边接了三间,说了给他们兄弟几个结婚的,当然就分给他们。老大家的那边还有一间做了仓房,明天就挪出来给你们。老三家的那边反正一直住着呢。”

“家里的地没什么好分的,我是公家的人,村里就没给我分地,你妈的两亩一分地,我们自己种。你们的地,村里是怎么分的,你们就怎么种。”地是公家分的,这个是最没有疑异的。

“至于家里的钱,我这边老大家跟老二家各分五百块钱。老三家有工作,老大家孩子多,回头老三家给老大家补两百块钱。我有退休金,也不跟你们要养老钱。”

肖老爷子的话一出口,王秀珍松了口气,跟肖卫民对视一眼。

分了五百块钱!还不用交养老钱!

这家已经分的相当厚道了,村里哪家老人不跟儿子要养老钱?

而且,还分了五百块钱!

村里哪家也没分过这么多钱,能分个百儿八十的就很不错了。有不少人家分家就背债。

马国慧急得跳脚,没分到钱就算,还搭进去两百块,“爸,您这话说的。

我们卫华是有工作,但是我们也有两个儿子要养。再说了,卫华挣的钱可没自家抓着了,都交给妈收着了。我们哪里来的两百块钱。

退一万步讲,卫华这个工作也不容易,每天起早贪黑,刮风下雨夏阳冬雪可没歇过一天。就说今天吧,今天周末休息,还在家帮着下地。”

牛美兰得意的瞥了马国慧一眼,“既然这么辛苦,卫华也不要去吃这个苦了,我们卫国不怕吃这个苦。”

马国慧立马反驳,“那可不成,我们卫华初中毕业的,当时招工就说了,至少要初中毕业的,大哥可是小学还没毕业!要不然我们卫华也不敢跟大哥争这个先。”

马国慧说完就想起来老二肖卫民也是初中毕业,心里一个咯噔,扫了肖卫民跟王秀珍一眼,看他们脸色没什么变化,才放下心来。

腹诽,老二一家都是闷声闷气的,三扁担都打不出个屁来,有意见也只会闷在肚子里。

肖老爷子眼皮掀开,瞪了小儿子一眼,肖卫华立马拉了马国慧坐下来,厂里的工作好歹有三十五块钱一个月,月月有钱进账。

万一老爷子不高兴了,不说让二哥了,万一让二哥家的天成顶了自己的活儿可怎么办!

听说二哥家的天成现在在木工厂都做得不错,指不定哪天还真能转成正式工了。

老爷子退休前是个干部,就是现在在厂里还有几分薄面,要真找到厂里,十有八九也能成。

肖卫华思量着就有点埋怨马国慧,这个婆娘可别弄巧成拙了,“你哪里来的这许多话,爸说什么就是什么,我们听着就是。”

肖卫华转头又苦着一张脸看肖老爷子,“爸,我手里确实是没这么些钱,要不然我给大哥打个欠条,以后慢慢还。虽说有两个工资,我们还要过日子,我慢慢攒钱还。”

“慢慢攒钱要攒到什么时候,要我说,不如就这样,一个月还二十,十个月也就还完了。”

牛美兰盘算着分家的五百块钱再凑点钱就能给二儿子说亲事了。

至于那两百块钱可不能让老三他们拖个三年五载的,眼看着三儿子也要高中毕业了,要么就进城招工,说媳妇的事儿还能等个三五年;要么一毕业就该说媳妇了。不管招工还是娶媳妇,都要花钱。

而且肖卫华一个月工资有三十五块,以前每个月也给家里交个二十块,现在腾挪个二十块钱出来根本不是难事。

肖卫华还想说啥,肖老爷子咳嗽了一声,乖乖答应下来。

肖卫华长得最像肖老爷子,肖老爷子已经算是比较公平的人,心里也不免偏向小儿子。

工作留给小儿子了,可是小儿子不给自己做脸,老爷子也有些不快活。

接下来分家伙什儿,无非就是各房用习惯的东西就给各房了。至于粮食,就分到收小麦。家里的鸡鸭都分了,猪羊还是一起养到年底,杀了分肉或者卖了分钱。

田老太是个矮个子的老太,听着已经分得七七八八,进了里屋,从柜子里翻出来一个上锁的小箱子,分家要用的钱,田老太早早的就数好了,用手绢包着。钱拿出来,又把小箱子上锁,放到柜子里塞好。

“点点吧,别数错了。”田老太把手绢包着的大团结给了王秀珍和牛美兰。

王秀珍拿着手绢都觉得沉甸甸的,五十张大团结,抓在手里挺扎实的一把。牛美兰已经打开手绢数钱了。

桃花看着婆婆打开了手绢,里面的大团结压得整整齐齐的,心里也欢喜,以后这就是家里过日子的底气。

分了家,田老太拿出来三块钱给牛美兰,又给她装了一碗黄豆,让她去换点豆腐买点肉,好歹吃顿散伙饭。

喜欢小院儿生活

最新章节

小说章节

同类新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