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妈日记之孝易顺难 连载

妈妈日记之孝易顺难

分类:都市言情 作者:儿科小子小五 字数:3万字 标签:妈妈日记之孝易顺难,儿科小子小五 更新:2024-06-27 17:51:21

都说八十岁才知道娘,以前我笑,现在我慢慢能懂得一些。孝顺孝顺,不能光孝还得顺,做个孝子不是那么容易的,孝易顺难。与妈妈相处的朝夕是一场修行,一场历练,其中有无奈,有时还会生气,但一定要珍惜珍惜再珍惜。 ...

前言

妈今年六十五了,性子还是年轻的样子,急,儿遗传了妈。现在不想跟妈妈分开住了,想让妈在身边,想尽孝心,可相处起来自然会有不少问题、摩擦,自己也意识到自己要顺着妈,可这脾气有时候还是收不住。孝顺孝顺,不能光孝还要顺。新年里我决定写日记,一周至少要写三四天吧,尽量每天都写。一来记录记录与妈妈相处的日子,二来磨磨自己的性子,三来夹杂一些中年人的感悟流露给大家。愿天底下的孝子们,都能孝能顺。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就尽力的改变自己吧,我知道这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23.11.29

下班回家,又没控制住脾气,跟老妈发脾气。原因是:娃把吃橘子的汁滴到床上。我生气又感觉到无奈,改变一个人真的很难。我强调了不下二百遍,不能在床上让娃吃东西。可妈妈就是不听,可以理解为没有习惯。后来想想真不该发脾气,还得慢慢调解。长辈们几十年的习惯了,在她眼里这些事都是芝麻的小事,在我这里是想到:要有一个好习惯,遵守一定的原则。

23.12.5

又跟老妈生气了。两个原因:一是孩子有点发烧她也不是怕麻烦,也不是为了省钱没给我及时打电话;另一个居然把在外面捡便宜,领的画,给贴墙上了。贴墙画那是八十年代的事。妈妈从小就说过:“贪小便宜吃大亏。”到老了,妈还是这个心里,还是因为“没有”吧,谁家里趁着万贯非装“秃子”。老一辈人过的都苦都难,过的都节俭节省,这是很好的美德,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学习。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生活中尽量的不铺张浪费,不要去摆大谱。八十年代吧,姥姥家那会还住窑洞,说是冬暖夏凉,到了冬天还真冷,得烧火炕取暖,烧着烧着墙熏黑了,贴张过期的挂历,反面白色的,看着家里也亮堂堂的。现在都住楼房了,还真想再住住窑洞,体验体验生活。妈贴在墙上的画,我给一把抓下来了,墙皮都掉了好几块,真是生气真是无奈,妈年纪大了,得在身边,可您老这么做咋能让儿省心。这,我想也是多数家庭的困惑。说是差五岁十岁就有代沟了,两代人必然是有很深的代沟的,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,习惯认知根本就不可能是一路的。我高中一个相好说:“孝顺孝顺,孝还得顺”。孝容易顺难啊。愿天底下的孝子都不光能孝还要能顺。我写日记写的家长里短,写与妈妈的事儿。我想我遇到的你们一定也会遇到,有机会多交流,大家都争取做个孝顺的孩子。

23.12.26

舒一大早因为棉衣的事又跟妈妈生了一场气。妈辛辛苦苦为娃做的棉衣,她居然要给拿剪刀剪了。说是怕孩子热,怕起疹子。最近天冷家里温度低孩子又感冒才,这才穿的厚了点。舒脾气一上来就是不让穿。家里不穿,孩子出去外面,出门也得穿啊。婆媳的难题是千古的难题,有时候真是不知道怎么解决好,两边都是肉,手心手背的。有时候感觉自己,真的,怎么就不是如来佛呢?能有更多的智慧处理这些事情,处理这千古的难题。

23.12.29

给一瓣蒜给挑条面,中午和妈吃饭时候的举动。想必你们的家里也有这样的举动。自己面捞的多了,就给妈妈了,妈妈总是不嫌弃,可有时候妈妈碗里的多了,自己还有点嫌弃哈哈。想一想什么是幸福,中年人的幸福不就是,娃健,父母健,家和,有事做,偶尔有几个朋友喝顿小酒,唠唠心里话,打打球么。

2024.1.2

慢慢发现能妥协的处理问题了,能忍了,能理解忍耐妈妈了。老妈的脾气就急,我真是随了她,可想成气候不能急,更不能像个爆竹一点就着,孝顺孝顺,孝容易顺难。珍惜每一天的日子。什么事都顶不过尽孝心,毕竟时间是单向的,一旦过去就没有了。而妈妈今年六十五了,人活七十古来稀。

24.1.3

今天比较平静。妈妈中午做了素饺子,做的不错,里面放了虾皮,好吃。妈妈不是个会做饭的人,所以有时候我总嫌弃她做不好菜。可是妈妈蒸馒头烙饼是一绝。小时候妈妈总拿馒头来敷衍我的肚子,我也最爱吃刚出锅的馒头,宣腾腾的、香喷喷的。那会穷,听同学吃排骨自己就嘴馋,听别人说喝健力宝自己就更是眼冒金星羡慕。小学有个同学家里是银行的,每天总能拿到几十块,那对于我来说是天文数字,因为妈妈那会工资才几百块吧。每次放学到小卖部,我就跟着那同学屁股后面当跟班,那同学总是点点人数,然后一人一罐健力宝,我高兴的合不拢嘴,当然,店家看到我那同学也是喜笑颜开。现在不喝碳酸饮料了怕胖,爱喝茶。

今天中午的饺子还配了昨天峰哥那里打包回来的十三香炒鸡,妈妈说:味道真不错,料多。妈妈现在年纪大了不爱穿戴了,你要给她买衣服她嘴硬甜在心里,可她又怕乱花钱,毕竟一辈子没赚过大钱,就得省着点花么。当儿子的总想让她吃的好点,因为吃到肚子里才是赚到的。这也符合山西人的性格吧,比较保守。

有时候想想妈妈真是够伟大的,一手把我拉扯大,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的。而我遗传了妈妈的急脾气,动不动还跟妈妈顶嘴,事后有想想真不该。有时候还想,妈妈也是,六十五了还是这么急,年轻那会得急成啥样子呢。想到这我就隐约记起来,妈妈跟姥姥吵架,好像也是吵的不可开交,锅碗瓢盆一顿扔啊。我记得有一次我姥姥都给跪下了。人在气头上真的是要冷静冷静,小品说的冲动是魔鬼一点都不假。急事缓办,急事慢办。

困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。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待写,我想我经历的也许你们或多或少经历过,都说家丑不可外扬,我尽量真实的写。为了让天下的儿女都能孝更能顺着父母,我就牺牲牺牲自己了。哈哈哈。

24.1.4

妈上午出来扔垃圾钥匙又忘拿了,还好我平时有准备,单位离的也近。每每这样的事我都生气和无奈。气妈妈不操心,无奈妈妈老了。这一次我赶紧问妈:穿的多不多,怕她感冒。她说:“多”,我就放心了。赶紧给妈妈送过去钥匙。今天可得改变,不能再生气了。原来我总是有一把备用要是放在家门口的角落,后来丢了,做事还得两手准备啊。慢慢懂得:人到中年才知道健康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浮云。生病了一是得多花钱,二是家人跟着都遭殃。可天底下谁能管得了病啊,吃五谷杂粮的,哪有不生病的。尽量多锻炼,多调整心态,让自己身心都健康起来。为此我在2024年定了目标,每周都要跑四天步,每次三公里以上,锻炼身体,磨炼自己意志。另外我想我的日记,若是有一天能出版能赚点版费那也不错么。坚持吧,我这性子倔与自己死磕。

下班回家我就问,妈妈孙女和儿子你跟谁亲的问题?妈妈说:都亲,孩子小当然要照顾一些了。我这心里甜的,我说:妈妈要跟‘根儿’亲。你没听讲盗墓的么,老子总在上面,儿子在下面,这是有意味的。记得我三哥说:出了事,哪有老子不管儿子的,但要是老子在下面,儿子没准就跑了。你品你细品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08年我拎着一个皮箱就来了BJ。刚开始来贪玩,一个礼拜还不得跑三里屯好几次啊,后来发现这过日子是跟钱过,BJ的房子价格又这么高,可得努力。后面结识了大哥二哥三哥,加上大学同学四哥,我们五人结拜了,我最小,就叫我小五了。在大哥的帮助下后来上了人民大学,考了本科还把学位拿下来了,也算是有进步吧。我们这五人性格各有特点,在一起也经历了不少,我们兄弟们的故事也是能写一本书的,以后赶上事儿了慢慢给你们娓娓道来吧。

在BJ上班,每天跟打仗似的,节奏快,一天忙的啊,昏天黑地的。虽然现在自己弄的一家小公司,按理说自由不少,但发现更不敢懈怠了,睁开眼各方面开销都不少,加上疫情这几年,更是如履薄冰,没倒下真实谢天谢地了。妈妈总是时不时的给我发信息,嘱咐两句有用的没用的,“吃啥饭”、“晚上吃什么”。我心想:我点菜你也不一定能做,问我吃啥那不是多此一举么。有时候正在忙就顾不上回了,以前总感觉关心有点多余,后来想想那是爱啊。妈妈来到BJ本来说话的、串门的人就少了,所以时不时应该给妈妈发个信息。

那天在小区里也碰见两个叔叔阿姨,来BJ给孩子看娃。说是没办法,谁想来BJ啊,没有老家好。这里,进门楼房出门小区,不像在乡下,有说有笑,打打麻将、打打扑克、种种地、养养鸭,好不自在,来这有点像住看守所。想到这里就更是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。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做了多少多少,牺牲了多少多少,那哪是能算出来,能衡量出来的啊。写到这里我就匆忙的给妈妈发了信息:“趁天好,多出去走走,活动活动身体好。”妈妈回:“在兴隆公园”,我就开心了。我回:“唱歌吧”。妈妈爱唱歌,唱的还算是业余里面的拔尖的。小时候逢年过十五,妈妈总要被厂子里叫着去唱歌,在一辆卡车,装的像舞台一样的大彩车上唱。下面的人鼓掌的鼓掌,吆喝的吆喝,“再来一首,再来一首”。以前我总是害羞,心想,别唱了别唱了。不理解,总觉得有点出风头,博人眼球博人一笑。现在理解了,妈妈那是为了自己的爱好梦想,为了摆脱孤独孤寂,为了摆脱这苦难的生活,为了摆脱贫困,为了他儿能够吃好穿暖。

我们那个县城不知道啥时候流行起来,如果有了白事,得请音乐团唱歌,给老人送行。小时候觉得这家里走了老人,怎么能唱歌呢?想不通,现在也有点想不通。可现在慢慢理解了“喜丧”。人总得有一个死,或早或晚,如果老人没病没灾的,到了七八十自然老去,可不就是老人修的福气么,也是儿女的福分么。想到这里我就想到我的姥爷,也是七十多岁,在夜里安详的过世的。我妈妈后面哭,说是最后都没有在医院伺候上姥爷几天。年龄上来了就能理解这些事了,谁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健康康的,长命百岁的。妈妈在我姥爷离休的时候就在身边伺候,一起生活了,该尽的心应该是不少,可她还是后悔没能在老人走的时候多伺候两天。这当儿女的都是这样的一份心吧。还是那句话,尽孝要趁早吧。天底下的孝子们,有多少都悔在了一个“等”字上面。

说回“喜丧”唱歌,那会发丧大多是晚上,比较远的地方,妈妈就蹭音乐团队友的摩托车。近的地方她就带上我,唱完一般比较晚了,有时候回去的路上我在妈妈二八车的梁上都能打瞌睡,妈妈总说:不敢睡不敢睡,一会就到了一会就到了。我多数时候比较争气,不睡,这要是睡着了,妈妈怎么弄我呢,想想都是一件难事。妈妈唱一晚上能赚几十几百吧,这在当时可是不少的收入了。天下的父母亲照顾孩子的时候战胜了多少困难呢?有时候,带我不方便,就把我留在了家里,太晚不回来,我为了找妈妈,能扯着嗓门让整个单元楼的人都听到我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:妈妈妈妈妈妈。现在想想真是可怜又可爱啊。邻居听到了有时候就把我哄回家,说一会就回来了。我就等啊等啊盼啊盼啊,什么时候钥匙一响门一开,妈妈回来了,我的一颗心像石头落入井里,宝石放到保险库里,安全了。倒头就要睡,睡前我记得我还非得要妈妈的一只胳膊抱着,那样才有安全感。现在长大了,睡觉已经好久没有抱过了,别说还真想再抱抱妈妈的胳膊。当儿女的,以后父母老了我就是父母最好的拐杖,他们想去哪里,我们就搀扶着去哪里。他们想去哪里我们就陪着去哪里。说到这,妈妈还真没有那个命游山玩水。妈妈从小就晕车,一坐车就晕。现在年纪大了时不时的就会晕,到不厉害,但不能折腾,不能劳累。开始怀疑妈妈是美尼尔综合征,我就带着妈妈去天坛医院检查,没查出问题。后面也带着妈妈去看过中医吃中药,效果也不是太好。现在就是维持着吧,不太操劳不操心就没那么晕。上了年纪的老人这身体多多少少有点难治的杂症。我们也都得老,到了中年要有意识的保护、保养自己的身体了,不比年轻那会喽!

24.1.5

昨夜不知道咋了,心清,两点才睡着,上午就在家办公了。中午妈妈做了肉闷面,就是先炒个肉菜的底,菜快熟的时候,再把细面条和点油蒸在菜上面,几分钟就熟了,然后开锅把菜和面拌一拌,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。今天的闷面有点咸了,炒的肉猪皮也有点硬了。我告诉自己一定别挑什么,吃饭时候我委婉的说:妈妈以后少吃点盐健康。

妈妈说:今天是好饭,买还了黄瓜、香菜,就是少了点葱花。我紧接着说:还好像少点芝麻研儿。两个人都笑了。北方人做饭相对就没有南方人精致,妈妈做饭就更是没那么多的讲究了。妈妈不太饿就让我先吃,她先回自己屋子歇会。过了一会我去她屋子,不知道想起啥来了,妈妈又哭了。说把儿带在世界上受苦了,我赶紧笑着说:苦啥,挺好的,挺好的。

说到这里,特别想说说山西的面,闷面是五花八门的面的一种。我记忆里有:刀削面、拉面、猫耳朵、甩饼、煎饼、炒饼、葱花饼等等。山西地处在中原,没有江南鱼米之乡那么多的资源食材。勤劳善良的山西人,就变着花样的做面,全国来说山西面的种类应该是首屈一指了。有机会给你们说说妈妈烙的饼,也是一绝,说是跟我姥姥学的。

下班回来热了中午的焖面吃,饭间妈说我聪明,我说:不聪明以后怎么给您买别墅。妈说:可不用可不用。在她心里什么别不别墅的,家庭和睦,儿子在身边,少气她,健健康康的,就是幸福吧,钱多少是个够啊!

妈回忆起从前说:她记得年轻那会特别想吃玉米面里面包上豆子蒸的黄谷乱,根本吃不上。那会他们想吃上白萝卜红萝卜配在一起蒸的菜谷乱都难,更别提黄谷乱、白面馒头了。那会炒菜,用油星在锅里抹一下,只听刺啦一声就是炒菜了。想想那会的生活得苦成什么样子啊,是怎么熬过来的。现在生活好了,他们老一辈人还保留着以前很多传统,节俭,当儿女的应该时不时带着妈妈下顿馆子,改善改善生活。

晚上吃完饭,我在看最近热播的《繁花》。这个题材的妈妈不太爱看,她爱看《雪花那个飘》、《人世间》这样的片子,说:那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。我妈在电视旁边拿着手机哼唱学习刀郎老师的《翩翩》,我要平时就让她回她屋听了,今天我没有,而是夹杂着电视声、刀郎的歌声和妈妈的嗓音,一起听的。虽然电视声不那么“好听”,但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听。

也不知道是自己岁数大了,还是看着妈妈老了,现在妈妈就在BJ、就在身边,我时不时的还想她,以后可不能让妈妈一个人在老家了,毕竟年纪大了,万一有个事身,边得有个顶事的人。就这我还是不放心,每次出门都让她带上手机。她在山西老家的时候就没有带手机的习惯,平日里也没啥事,出门就是串门打牌。

说到打牌,他们打的码儿小,一块两块的。妈妈傍晚回来,一看脸不高兴。我问这是咋了,她说:输了两块钱。有时候,又高兴,估计那就是赢了吧。我总说:去打吧,儿有钱给你输。她说:我还要攒钱给儿买房子,哪能输。我心里笑了也哭了。房啊房,BJ的房子价也太“虚高”了。我在BJ,妈在老家,有时候给她电话是怎么也打不通,我干着急,光怕妈有啥情况。到了傍晚妈给回过来电话这才放心。以后儿子在那就把她带到那里。BJ这座城市,有多少年轻父母不在身边的。有的是没条件接来,有的是父母真不愿意来。在这生活和家里完全是两个“概念”、两个“节奏”。父母老了他们想悠哉惬意的生活,哪能适应这里的快节奏。多数家庭面临两难,一头孩子要发展,一头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,只能是两地了。这又是一个巨大的矛盾。在此也劝天下的孩子,常回家看看,回家看看。父母老的速度远远超过想象,正如这日子不知不觉的几十年就过去了。

24.1.6

早上妈妈馏馒头,又把馒头下面弄的水塌塌的,已经无数次了,给她说下面放块笼布或者两根筷子,唉,习惯不好改,改变老一辈的习惯更是难于上青天。慢慢来吧。

吃了早饭我准备粉刷一下阳台的墙面,室内外温差大有水汽,墙面有点发霉。妈妈去室外窗台给我拿腻子粉,第一次不够,妈妈又给我拿了一次,嘴里还说:当小工说不好干。我笑了,我说你来试试大工这活儿,更不好干。阳台上空间狭小,你得蹲着抹,没干过,还得尽量的抹匀了。今儿这一上午可是又练上了,这就是生活吧,我还比较爱干这种新鲜的有挑战的活计,哈哈哈。

下午要去天津接苏州来的二哥,所以中午要早点吃饭。妈妈做的白菜豆腐炖粉条。吃饭时我又不自觉的说:有点咸了。妈这会不饿,在戈壁屋歇着,不一会听见了哭声。我过去问妈妈:怎么了,怎么又哭了呢?不能总哭对身体不好。妈妈没吭声,她可能是觉得自己“没用了,啥也干不好了”。哎,岁数大了老了脆弱了,以后能少说真的要少说,其实她可是家里的中流砥柱。妈健在,这个家就有主心骨,就开心就快乐,就像个家。

下午走之前我把钥匙放在了窗户台外面应急。妈妈说:不用放。我说: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,万一钥匙锁门里,就找戈壁的小宇帮你从窗户台上取下来。去天津走出门的那一刻,心里咯噔的,想起大哥说过的“父母在不远游”。现在慢慢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了。

二哥是三点五十到天津南站,我提前了二十多分钟,早早的就到车站了。我在微信群里说:司机已经就位。二哥说:还有二十分钟到。我回:那不等了我先走了。哥回:坐骑留下。我回:开的飞机、飞骑。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开上飞机接他吧哈哈,那时候一定有面子。梦想是要有的么,只是这现实是冰冷残酷的。不过世间上多数珍贵的东西不是钱能换来的,比如空气、大自然,还有人与人真挚的情感,那一定是性格的相融、相处的磨合、事件的揉碎等等因素在时间的浇灌、滋养下积淀而来的。

来前二哥就说给我带了个礼物。接上二哥我就得到了,一部九成新的华为折叠屏手机。我心里美滋滋的。二哥说:当时为了装潢面子买的,买时候快两万了。现在他换了一款最新的,这个就给我了。我说:送我这么贵重东西,咋还这人情啊。他说:支持你事业,我现在不“装”了,回归自然,让他给你充充门面。其实我也早就过了装的年纪,或者说打心底里就不爱装。

说起二哥,最应该回忆的是我们一起在三里屯玩的日子。那会年轻二十来岁,好像身上有无穷的劲儿爱蹦迪,爱迪厅里的那个音乐,随着音乐的起伏摇动身体,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。现在岁数大了,还是喜欢激情的电子音乐,但不太喜欢去那些地方了,不到十点就困怎么玩,熬不动了。不过偶尔去去,找找年轻的感觉也是应该有的,调剂调剂生活。

还有一件事也是我一直记在心里的,2014年我刚开始注册公司需要资金验资,缺钱,就跟二哥提了。二哥问我两个问题:一法人是谁,二谁是财务负责人?我说:都是我。二哥就借我三十多万,我用了一礼拜就按时归还了。想想跟亲戚都不一定能借出这么多。社会上各种因为钱闹的不欢而散的人大有人在。在钱这方面,我比较保守,遗传了山西人的性格,一般不爱借别人钱,也不太喜欢借钱给别人。这么多年我总结了借钱的原则:定要在可控范围内,否则要不回,朋友没得做,最后打官司。还不上,得欠一辈子人情。我这性格还不爱欠人情,两者都不好。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这句话慢慢也能理解一些了,不到万不得已还是靠自己双手吧。可又想起一句话“患难见真知”。人活在世,都得遇到坎儿事儿,不得有几个知心的人能帮扶么,而现在的社会,帮扶就意味着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”。人啊,活在世上光处理这些“债”就是头疼费脑筋,不得清净。人到中年了学着在做减法,尽量远离那些“烦恼”的人和事。

我跟二哥有一次,忘了因为啥了,好像还差点干起架。我脾气也是臭,现在想想不应该,不过就这,我们现在也没伤了感情断了联系。一切的一切,可能都是缘分天注定吧。强求不来,顺其自然。

晚饭我们在大哥家陪老爷子一起吃的,做了十几个菜,还喊来了大哥的朋友吴哥。姥爷子快七十了,每天坚持还去厂子里上班,盯摊子。真是佩服啊。今天高兴,老爷子说喝点,就开了瓶低度数的好酒,说着说着得知老爷子快七十大寿了,我们都撺掇着大哥要给老爷子过寿,这一切还得听大哥以及老爷子本身的意愿,老人家身体好比啥都强。我们喝完一瓶又喝了一瓶,大哥不喝酒,我们四个人均半斤喝的正好,不多不少。喝完我们出去像小时候一样有说有笑散了步。

24.1.7

在天津住不习惯,五点多伴随着二哥的呼噜声就醒了,后来又迷迷糊糊睡着了。上午陪二哥散步两圈,然后买菜,中午给他们做山西拉面。他们开始看着这么粗的拉面怎么吃,但没想到又劲道又好吃。晚上又和老爷子、大哥、二哥,吃了火锅聊了聊往事。老爷子说火锅必须喝点,我们这次没敢多喝,三人喝了一瓶,刚好。这两年见二哥,明显感觉他看淡了很多事。注重健康了,每天要走两万步。朋友打电话叫他喝酒,他很少去了,少了不少应酬。

晚上散步,大哥给我讲到,念经的好处能体会:圆融,清净。我现在还不是太能理解,慢慢的去理解吧。如果说世界上有贵人的话,那我觉得大哥算我的贵人之一。大哥爱读书,爱钻研佛法,不喝酒,不抽烟。我在大哥的影响劝说下,慢慢感悟悔悟,慢慢爱上了学习,爱上了读书,在大哥的帮助下,后来去人民大学进修,经过将近五年的时间,拿到了本科证书以及学位,虽然这个含金量不如高考入学,但也算对大学辍学有了一个交代。我大学辍学有两个原因吧:一是那会流行创业,信了比尔盖茨就是辍学的榜样。二是觉得要想改变贫穷,给家庭给妈妈减轻负担,就要早早的打工赚钱。谁成想来BJ没有文凭,工作不好找,一点一点从底层爬到有现在的生活,吃了多少的苦,只有我心里知道吧。

24.1.8

今天上午陪二哥见了他几个伙伴处理了一些往事。中午我们找地方喝了羊汤,下午两点多的火车,送他走,心里依依惜别的。以前好像没有这感触,随着年龄增大,人的情感是会变化的。

感悟:慢慢的体会到人世间是苦的,妈妈总说苦我还不以为然,尤其倔强的人更苦更苦。你跟别人相处还好说点,躲一躲忍一忍,最难过的自己内心里的这一关。我倒是想到一个办法,我们有时候要像个阿Q一样,得会骗自己,这样才能不那么苦。

真是恨。恨天恨地,恨自己不能像佛祖一样,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做什么。想起高中老师说过:心想事成是很可怕的事。我现在不怕,就想心想事成,就想爱做什么就做什么。这样就能有余力处理一些家庭的矛盾。

人是真坚强,一了百了得了,可我们在这世上承受这么多,还乐此不疲的非要活着,或者说没有勇气去死亡。

体会痛。那种痛不是身体的痛,是害怕,是纠结,是无奈,是没办法去拯救,是悔是恨,是一团糟,是人的情感,人没有情感,能豁然多好啊!

钱能解决很多,但智慧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
24.1.9

委婉表达。

中午回家吃饭,妈妈今天的牛肉又没有炖好,我没有直说,我说:妈小红书上的牛肉做法有很多种,你去看看咱们下次也换换口味。妈妈不假思考的来一句:我就是看小红书做的。哎,这太婆六十五岁了还是这么直来直去,性子急的要死,可咋办啊。我给妈妈说了很多次,要先听听不急于反驳,这样能够进步,可她好像没想着要什么进步。我给妈说:要不是儿子胆子大,就你这说话方式能把人吓死。我这性格也是从小就倔,随了父母,不会哄人,但现在知道妈妈不好改,自己只能学着哄妈妈开心。也算是自己的进步了。知易行难,我慢慢的实践吧。

今天下午有个好消息,园区关照我,给减免了办公室房租,一个月少几百块呢。前几天我就给园区的管理员说过减免租金的事,她给领导汇报没申请下来,说领导不近人情。我这“不轻易放弃”的性格还想试试。管理员说:一定没戏。我还是找了他们领导说情,理由是疫情期间企业效益都不好,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我给他画了一个“饼”,我说:今年转型,在做新媒体,在写书,写这本书《孝易顺难》,希望园区能关照一个未来的作家。没想到还真是成了,这个恩情,小五一定会记得的。因为妈妈从小就说过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。”

吃完晚饭我跟妈妈闲聊,妈说自己没有读上书,只上了初中吃了亏,自己笨。我说我不也是一样么,读书读的少,吃了不少亏,后来靠自己慢慢摸索。妈妈说右耳朵里面响,我来看看,里面又长了耳屎,这次我可长记性了没有敢掏。上次给掏过一回,妈妈喊疼死了。第二天去外面可视采耳,一看,差点捅到耳膜,而且耳壁捅破一点。这次我说:你拿个棉签自己往外掏一掏。谁成想都给捅到里面了。我说:得空带你外面掏一下。妈妈说:过几天他自己就掉出来了,我不去外面掏了。我说:怎么可能出来,你都给捅进去了。我知道妈妈一定是心疼钱。因为类似这样的事我没少跟她急,妈妈眼里啥事凑合凑合就过去了,怕花钱,不到万不得已不解决。殊不知,好多问题应该早点解决,越往后代价越大。比如她嘴里的牙,一口好牙,坏了、拔了不少,要是早点看不至于花大价钱种牙。就这,去年我给种牙,还跟我生了一顿气。现在牙种上了,她吃啥东西都方便。当儿女的要定期带着父母检查检查身体,牙也是不能忽略的重要项,他们舍不得花钱,到最后花大价钱还得儿子掏。说到这,我就想我十来年前来BJ,妈妈在老家陪姥姥姥爷,我不在身边,真不孝,好多事妈妈都是凑合过来的,以后真不能让妈妈离开身边了,自己要陪着妈妈度过余生。

不一会七点半了,我追起电视剧《繁花》今天可是大结局。期间妈妈在客厅学刀郎老师的“翩翩”,学的很起劲,我让妈学学张学友的《偷心》。我说:这个歌最近很火,你要是唱好发抖音,一定火。她说:那是你们年轻人听的。我说:这是老歌。她说:我咋没听过。我说:我也是电视里最近听的。晚上躺下了,妈妈嘀咕着问我,《偷心》长不长,好学么?我说:你就唱高潮那一段就行,不用全学。看来这个老太是要“与时俱进”了,为了火,哈哈。

感悟:保证长久的激情是很难的,而与生俱来的勇气也是一样的珍贵。

24.1.10

中午回家,看起《大江大河》里面厂长在屋顶修石棉瓦。妈说:小时候你就在家里的饭棚上面修过石棉瓦。我好像也记得修过一次。现在想想要是摔下来可咋办,妈妈当时在旁边一定心提到嗓子眼了,叮嘱再叮嘱。可也没办法,为了省点钱,那会好多活能干的都自己干。妈妈说早期从河北涉县调到山西工作有两个选择:一是进公务员单位铁饭碗;二是进企业。那会水泵厂效益好挣得多,就选择了企业。谁成想没几年厂子效益就差了,而妈妈也面临着下岗,下岗意味着就要自谋职业。那会带着我,自谋职业可想有多难。

水泵厂效益好的时候,盖了县里早期的楼房商品房。妈妈那会在姥姥姥爷的帮助下买了小套,一室一厅的。楼前面盖的一排平房为每一户的配套库房杂物间。为了节省家里空间,我们就用这个平房做厨房了。做好饭,还得端到家里吃。那会厨房用的煤球火,晚上的时候要“封火”,就是把风门关掉,第二天做饭在开封门。有时候没封好第二天就灭了,还得拿一个灭的煤球去邻居家换一个着的。满满的回忆啊。

晚上下班回家,拿出钥匙准备开门,这时门已经开了。我心是又喜又“忧”,我问妈妈你怎么知道是儿回来了,妈说算了时间,听声音“像你”就赶紧给开门了。妈妈一定是迈着急促的步伐,爱子心切啊。我说:万一是坏人呢?以后还是要在门里问一句。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,怕我一个人在家不安全,就说:你可把门锁好了,除了妈妈谁也不给开,说有好多坏人就扮着各种角色就把你骗走了。现在我好像成了以前的妈妈。而我们都是心底里深爱着对方才会这样,才会牵挂、担心彼此。其实天底下那有那么多的坏人。而我却悟到:天底下没有什么海,比母子的牵挂更深。天底下没有什么山比父母的牵挂更高。

晚饭后,我给妈说:快来看《大江大河-岁月如歌》。我怕她光玩手机,也怕她在BJ住着无聊。妈妈说:前几天我开电视怎么没搜到。其实是她不会搜,我又一次教妈妈怎么用遥控器搜网络电视剧。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了。娘对遥控里的搜台逻辑应该还是不清楚,也不习惯。还要教很多次,她不爱学,得空慢慢教吧,要多一点耐心的。

今天感悟:就让泪水把一切冲刷,,,想修炼成一个没有感情的东西,那样就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。不觉风雨不觉风霜。不被世间情所困,不被世间事所累。

事不能想太多,清空思想干就是了,走一步算一步,走到哪里算哪里,其他交给时间,黄天不负有心人。(算是给自己现在做的事打气吧)

24.1.11

今天是我农历生日,也是我的小公主的生日,居然是同一天,巧不巧。这闺女懂事着急忙慌的来世间,来给他爸爸过生日。我们老家流行过生日抓阄,我就问我妈:我小时候抓的什么?她说早就忘了。这个稀里糊涂的妈妈,哎,什么人啊有啥福气。小时候特别爱过生日,能吃顿好的能吃蛋糕。那会也买不起什么大蛋糕,记得有一个巴掌大的蛋糕,上面有个红点,特甜,我就让妈妈给我买,吃这个小蛋糕就开心得不得了。小时候也会哭着喊着让妈妈给我买一些好吃的、好玩的、好穿的,那会生活艰难,再买些“多余”的东西,可想妈这心里多不是滋味,买吧没钱,不买吧孩子又要,别人家孩子估计也都有。妈妈总是想法子化解了我的愿望,我记忆里有啥好吃的、好喝的、好穿的都是紧着我来的。这其中蕴含了多少的心酸与智慧。现在更能懂得:“养儿方知父母恩”。

中午妈给做了顿鸡蛋西红柿拉面,挺好。其实越活越感觉,人间至简是清欢。什么事一定要有个度,否则真的是累人累心。不过有几个知己惦记,有人给过生日是幸福的。妈妈热了点昨天的剩菜,配着吃。现在每顿尽量少做了,但有时候还是会剩下,而妈妈又怕浪费不爱倒掉。这事我也跟妈也说了好多次了,剩菜吃了不健康,尽量不要吃。她很固执。没办法有时候我就偷偷的倒掉了。还有就是尽量劝着少做一点,少做一点,清淡一点。妈妈常说:“粗茶淡饭保平安。”现在的人大多不是不够吃,而是吃的多了油了,动的少了,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。我身边就有一个胖子让家里很担忧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!

中午我听妈妈把菜刀摔到了地上。我赶紧问“没事吧”。我说了很多很多次了,刀尽量往里面放,可还是摔了刀。这次我没有跟妈妈急,我知道急也没有用,说再多次,有些事还是不那么容易改变的。无奈啊无奈,生活啊生活,就是这样,很多事不由人。你只能硬着头皮去迎接那些不可预见的未来,或许是好或许是坏,我们能做的最好方式,就是尽量平静的努力去解决。

和朋友吃饭,无意间说了一个难题,媳妇(老公)和父母掉在水里先救谁?大家心底里的答案一定是先救父母。有的说救完自己跳下去陪你。这是个难题啊,正如这生活一样好多问题,唯一的答案是时间,因为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,他对谁都一样,从来不厚此薄彼,他像铁面判官一样,会把一切的一切判到他的身后。也许,不是也许,是一定,我们想不通的问题,过了一定的时间后都解决了,都没了。

24.1.12

中午妈妈的给孩子拆洗棉裤。我就想到了,小时候我也是穿着厚厚的面裤长大的,那会身体不好,总感冒,妈妈就给套的棉裤,外面再穿上一个外裤,臃肿至极,丑死了。小时候那会儿就爱面子,不关心学习吧,倒是天天知道梳弄头上那几嘬(zuo)毛。

妈妈说头发长了,说再坚持几天,过年再理。又说:儿啊,你晚上要不给妈妈剪剪耳朵旁边的?我心想,这老太婆是真省啊!我其实能剪,我给自己拿着推子照着镜子还理过几次,也卡着尺子推过板寸,我那是为了好玩。这大过年的,虽然岁数大了,但也得理的好看点啊。这次我得动动心眼,就说自己不会理,让她外面理去。谎言有时候是善意的,要看发心吧。

24.1.13

下午跟朋友们打扑克,跑得快。没打几圈,我的性格问题就暴露了,性子急、耐不住、风风火火说干就干的性格,全都暴露在出牌的过程里。加上牌不是太好,没打几圈就明显落得下风了。得空打打扑克挺好,能适当的练练自己的性子,也能通过打牌看出朋友的性格,还能换换脑筋、放松身心何乐不为。

感悟:

人到中年慢慢能懂得:要“认清楚自己”,要认清自己的能量边界。这么说可能有点笼统,我举个例子:我个子一米八五,爱打篮球,也还算有悟性,在业余选手里打的凑合。按着“梦想”的说法,只要努力就能打职业。现在真想明白了,自己的身体素质就再练,天生是打不了职业的,身体底子素质就在那,再练速度力量也不会达到职业的顶级选手。我们不光要认识身体素质上的边界,还应该认识到心里素质上的边界。我们每个人能够承受精神压力的能力也是有限的,有的人大、有的人小,当然这个不是一成不变的,是会随着时间、随着事件的历练提升的。你看很多知名的企业家,每天“九九六”式的工作,加上日常处理那么多的棘手事,人家还是游刃有余能够承受,不至于崩盘。想想自己现在还真没有那个能力,只能是靠积累一点一点的提升。这里面就有一个“调节”的问题,有一颗强大的心里调节能力。拼工作,一定是要拼的,但你不能拼一阵子就没有活力了。压力巨大最终影响健康了,最后垮了、病了,最后什么也干不成了。定要冷静客观的分析自己身体的“综合环境”,这样才能够准确的做出合理的计划目标。当然了人是逼出来的,适当的一点一点逼自己,一定能够提升进步,但能到什么程度估计得由天了。

最近自己在学习说唱,希望在这个赛道取得成绩,今年的目标之一。晚上就去了一个说唱现场,想着肯定热闹,定能看到学到不少东西。没想到现场人稀稀拉拉的,邀请的几个嘉宾也是随意的唱了几首自己写的歌。说实话感觉唱的一般。我满心欢喜的去,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走,其实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。无心插柳柳成荫,有心栽花花不开。现场遇到一个小哥们,听聊天就知道应该二十出头不大,我们简答交流了一些说唱心得。后来我就撤了,回家。现场还是有收获的我总结如下:

1发挥自己爱感悟、有感触、能写的特长,坚定、坚持差异化的写“票子车子美女”以外,有意义、有文化的歌词,讲打动人心的故事。

2唱功方面,定要找到自己的风格,自己的嗓音本来就是老天给的,把他想法子发挥出来,好好的练说唱folw。

3积累是必须的,定要好好打好基础。但还得有贵人带,能快很多很多。

4沉住气,坚持住,熬过昏暗,记录这个过程,回头看看很有意义。

在此又有两个感悟:一是,理想一下子实现了,那就没意思了。正因为前路漫漫修远,路上有坎坷挫折,我们把它战胜了,才能有成就感,更能体会到王者风范,更能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。二是,趁年轻,勇敢的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。今年三十出头了,我还算胆子大,但明显感觉比年轻时患得患失了。想问题想的多了,考虑因素多了,现实羁绊的因素也多了。当然这里面有好事,就是考虑问题更全面成熟了,更长远了,但我希望大家,一定要保留心底里那份最简单的东西,执念也好、冲动也罢,那是与生俱来的,爹妈胎里带的,最最与众不同的东西。所以生活是一场平衡术,鱼与熊掌不可兼得。

24.1.14

免费的东西,巴菲特说了要远离,我双手赞成。

昨天打牌比较晚回家,看到客厅有一个新鞋盒子。我猜我妈一定又去“领”东西去了,给我炫耀她的战利品。果然早晨起床,妈给我说:看这鞋咋样。我说:不咋样。她说:这挺好的呢,猜猜多少钱。我说:顶多十几二十块。妈说:不可能吧这么便宜?我问:是不是又被人骗了?她不吭声了。先讲一讲上一次被骗的故事。那是在两三年前,地点是在河北高碑店市。妈妈祖籍原来是河北邯郸涉县五厂的,姥姥、姥爷、妈妈那会都在五厂上班。厂子是个兵工单位,听说原来是给国家造大炮武器零件的。后来和平了,厂子也就不需要了,集体搬迁到河北的高碑店市,改为凌云机电,现在造汽车部件了。我当时为了让妈妈离我近一点能有照应,就让妈妈到高碑店住,那边也有他们老厂子的人,有个串门说话的。有一个周末我回去看妈妈,她给我拿出一套净水机,还有两个毛毯。说是给我买的送我。我一看,先是一惊讶,后火冒三丈。我问多少钱啊?妈支支吾吾的,开始说几百。我又问到底多少钱?她说花了一两千。我当时气的啊,我说你被骗了。

她给我讲了讲经过,说每天可以去坐一个什么按摩椅,好多老年人一起去,说是能强身健体治百病。最可恨的是那些“服务员”还给老人洗脚,一口一个阿姨一口一个妈一口一个爸的叫着,还说得给家里置办点像样的东西,送亲人送儿子。时间一长,一来二去,心软就买了。妈说她买的还是少的,有的人大几千大几万的买。我后面,苦口婆心说,他们卖东西不假,都是打着感情牌忽悠你们这些爱占便宜的老年人。市场价一百的东西他们能翻几十倍卖给你们,然后人家集中收割完,扭头就走了,你找都没地方找。千叮万嘱以后绝对不能“占便宜”不能再“上当”了。没成想这次又跟着人一起去领东西——免费的鞋。我问:这次没让你买东西么?妈说:卖的有驼奶,可好了对身体,一千多,我没带钱,就没买。我心里想幸好是没带钱,要不又被人骗了。我拿着鞋又一次给妈讲,你看这个鞋做工有多粗糙,胶皮鞋面都是最次的材料,他们就是抓住你爱占便宜的心里,然后使劲的宰你,可不能再上当了。我这次态度比较好,没有生气。妈说:知道了。我心想,是真不能给妈太多钱啊,她现在是真保管不了。前几天我给她开通了支付宝扫码坐车的功能,之前还给她开通了微信支付,我再三嘱咐付款二维码一定不能随便给人,而且刷完一定要检查检查金额。现在想想这是给自己埋了又一颗“地雷”,现在骗子少了,但不排除有些专门盯着老人下手的黑心商家。借着你不懂你不熟悉,把你钱扫走你还得给他们“笑脸”。今天回家得把妈的“零钱”给拿过来,不对,是给她存起来,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。现阶段还是让她花现金为主吧,慢慢教她几次,熟悉了再让用电子支付。
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,就是千算万算诸葛在世,躲得过西也未必防住东,躲得过初一还有十五呢,而我们经历这些事情,最主要还是要磨砺出性子,磨砺出生活准则,方法论。可以跌倒,但最好不要在同一个位置两次。磨的处理事情,不急、冷静分析,求人、求助听取高人意见,然后决策处理。还要能学会接受,因为好多事听天不由人啊,不管什么结果能欣然接受,境界就不低了。

感悟:人活在世不可能离了烟酒,那个世界才是最自由自在的,慢慢自己心磨强大了可能就不需要这些了。

24.1.15

思考充分利用好时间,做时间管理大师。

今天带娃去打疫苗了,又加上体检,忙乎一上午,回来路上我就在琢磨,这时间怎么就这么快过去了,这时间是不是浪费掉了呢?以前二十来岁根本不觉得时间少,现在明显感觉时间像刀子一样一划而过。真快啊,一睁眼一闭眼,一天过去了,一晃荡一个月过去了,再晃荡一年过去了。我这里的“浪费”不是说陪孩子是浪费,是在琢磨碎片的时间利用的不足够,浪费了。回来路上在加油站加油,娃在安全座椅上睡着了,我因为腰疼老毛病了,就下了车,做了几十个后踢腿,舒坦了不少。就在琢磨,其实碎片时间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,比如开车可以听喜欢的音乐学习,可以听书,等人时候可以闭目养神或者间隙锻炼锻炼,也可处理处理一些碎片的消息、事物等。以前也看过马斯克说过自己的时间是以五分钟为段落来规划整理,然后画出优先次序重点。他很少集中开会,会以高效邮件的方式集中处理一些事情。说是一个人取得进步成就,靠的是下班时间的规划提升,我觉得和碎片时间规划是“同类项能合并”,细想,规划、研究时间是一门很深奥的大学问,回头再研究研究,给大家分享。把时间规划起来不就等于人生的长度更长了么,哈哈。

Ps:此刻我写的兴起,就被音响里刀郎老师的《西海情歌》带跑偏了,定力不够啊哈哈。还想跟我们山西帮的哥哥们喝点了,还想着过年就能见同乡相好喝点了,这事咋整哈哈,也不知道他们在忙啥呢?若不是为了那五斗米,而是惬意的也在听歌多好。人生啊,不如意十之八九,半称心挺好。之前的小诗放在这里合适了。

李白云:

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空对月。

天生我才必有用。尽还复来。

是啊,

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

生老病死悲欢离合。

别说多如意,哪有半称心。

偶有兴事好景良言义友,

为何不尽换美酒。

做人已经够委屈,行事若再低调。

这辈子就藏在那暗处,做个影子,了了一生,有何追求谈何凌云。

夫,大丈夫就应该,过成诗篇,活成神话。

虽不能做骑摩托上树之举,暴殄天物。

但要有,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魄。

划一根火柴,点燃身体,

说的粗点俗点为五斗米为吹过的牛逼要翻翻天覆覆地,

说的雅致一点为激情举杯为梦想燃烧,

灯枯蜡尽之时还丛中笑。

学会跟妈妈换个角度,换个位置。

跟别人相处更要这样,妈妈不怕得罪,维一个客户要好几年,但得罪了也就一会的事儿。现在的性格吧时不时的还抱怨妈妈几句,妈性格里好像是不太爱学,加上年纪大了,好多事,我站在我这个角度,感觉“沟通、要求、吩咐”的实在是不算“高”,可是妈妈还是不一定能达到能实现。有时候想想“人得活到老学到老”,是真心想让她也跟上这个时代,享受这个时代的福利。我举个例子,以前妈妈不会用智能手机,就用的一个能接打电话的,我给买下智能手机以后,下了微信,有一天发现她能在我的朋友圈点赞了,我没教过她,这进化能力可相当可以啊。有时候想想老一辈人只是“习惯了”,其实他们不笨,学什么只要用心教,有人带,多陪陪,也不慢。自己慢慢的要练习,站在妈妈角度看问题,看事情。养成这样一个好的习惯,与外人朋友接触起来应该也更能得心应手。大哥说过:丑事人人有,不漏是“高手”;在此,我觉得高手行列一定要加上“知行合一才”得人。

最新章节

小说章节

同类新作